【青岛工业自动化展】作为一种数字技术,率先在金融领域落地的区块链,已延伸到物联网、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产业领域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看来,未来区块链技术在中国最重要的应用空间当属工业制造等领域。
那么,区块链技术究竟能给制造业带来什么?又如何与制造业技改相结合?
数据可溯源、报告可验证为制造业构建“信用网”
质量检测,是工业生产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作为第三方检测服务商, 检测结果是否公正可靠,对于促成交易至关重要。
“过去做设备检测,客户不信任检测中心,经常派人来现场监督,有些买家甚至从外地大老远飞来广州, 一来一往,耗时长、成本高不说,效率也低。”在承接过上百家制造商的检测订单,听了不少客户意见后,新欧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起新谈起区块链,有些“相见恨晚”。
设备联网后,新欧机械今年上马了区块链技术。“现在不仅能实时采集检测数据,更重要的是,原始数据可溯源、报告可验证。”王起新指着正在运行的检测设备说,如今采购商坐在家里就能在终端获取可信报告, 真正在器件供应方、设备检测方和终端用户之间建立起一个跨时空、低成本、高效率的互信机制。
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学成表示:“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分布式数据存储、点对点传输、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,这些技术特点能促进供应链协同,从而赋能制造业发展。”在他看来,区块链基于分布式网络记账,使得无需通过第三方即可进行点对点交易,大幅降低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,提高协同效率。
事实上,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应用区块链技术,正在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构建起一张巨大的“工业信用网”。
杨学成指出,实现智能制造,工业互联网解决了设备“上网”的问题, 而区块链技术则通过破解信息不对称和实现数据可靠性,解决了数据的“信用”问题。
在广东中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书升看来,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工业信用载体,区块链是一项技术支撑手段。“工业信用”的建立,可以说是制造企业的生命。“通过构建‘工业信用’,将大大减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,购买商在选择产品时,数据背后反映出的工艺水平和使用维护情况真实可靠,而供应商则不需要品牌推广便获得了品牌价值,从而将精力从打广告更多转向制造和研发上,专注于提升整体工业水平。”
数据防篡改,给设备上“锁”促智能化改造提速
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,大量智能设备将形成海量信息流。如何保证在线数据安全,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所关心。
杜书升说,区块链技术具备高度透明、不可篡改的优势,恰好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有效控制。有了区块链的“加持”,项目系统的安全性提升了70%以上。
在杜书升看来,在智能化时代, 设备的安全性反映在运行数据中。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,保证了数据“诚实”与“透明”,在一定程度上为设备可靠上了一把“锁”。
“组建高效、低成本的工业互联网,是企业构建智能制造网络的关键环节。”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经贸室主任何岸说,但在传统的组网模式下,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中心化数据中心实现, 不仅提高了组网成本,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也较差。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计算和存储需求分散在各个设备中,既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维护成本,也能有效阻止任何单一节点被恶意操控的风险,实现全流程透明可追溯。
杨学成分析,很多产品的原材料极其重要,生产加工以及物流运输中的变化会极大影响最终价值,区块链账本记录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, 便于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,使得这类企业存在强烈的上链诉求。
潜能待挖掘,融合须加快更多应用场景待探索
在与制造业的融合上,不少企业先行先试,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已初现,成为企业提升数字经营能力、加快转型升级的一股新动力。
一批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的产业园区正如雨后春笋,拔地而起。根据《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区发展图谱》研究报告,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区块链产业园区,其中物联网、智能制造等领域成为主要发展方向,这些园区通过与地方政策、产业基金结合,为企业成长赋能。
“应该看到,‘制造业+区块链’潜力十足。”杨学成解释,目前我国两化融合在加快,工业互联网正在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未来的制造业应该是“数据驱动、智能控制”,同时, 制造业的数据不仅量大,而且精准可控,这样的数据特征更有利于直接转化为生产力。此外,制造业环节众多, 参与主体复杂,需要多主体联动,因此必须依赖协同机制,这些都让制造业与区块链的携手成为可能。
如何才能抓住发展机遇,充分释放区块链赋能制造业的潜力?短期看,应当以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。
广电运通链达金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波坦言,一些制造企业有意愿尝试区块链改造,但难以承担前期智能化改造的持续投入。“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,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改的政策扶持,为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模式创新奠定基础。”
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,但空间依然巨大。据测算,目前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达53.9,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8.9%和49.2%。“下一步将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,在2018、2019年平台建设项目中支持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探索,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”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此外,区块链作为一项新技术,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面临认知不足的问题。安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星告诉记者,目前尚未成熟的市场对区块链技术存在一些误解,一些企业具备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能力,但因对其价值存疑而放弃使用。“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对行业监管指导的同时,积极鼓励合规的区块链业务拓展, 逐步树立公众对区块链的正确认知。”
长远看,应当鼓励跨产业的数据共享,打通“数据孤岛”。
“数字经济需要多方参与,要把产业生态伙伴转变为区块链节点,实现节点之间的相互赋能,就需要将数字资产开放给所有合作伙伴。”盈盛智创科技(广州)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劲提出,从产业链来看,只有处在不同环节的成员都上链,才能释放更大效益,这就要求逐步实现跨产业的数字共享和融合。
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目前在区块链的底层核心技术上还有差距,技术与场景的融合度还不够。何岸建议, 在政策层面,应鼓励区块链开发者研发自主可控的平台和应用,鼓励国内重点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高校等加强合作,加快对共识机制、可编程合约、分布式存储、数字签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,逐步推行区块链中加密算法的国产化替代,为打造更加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自主可控区块链平台, 促进众多应用落地保驾护航。(中华工控网)